第一批在鹤岗买房的人哭了:房子4万,工资1800,取暖费吞掉整月工资
黑龙江鸡西中介发的这段视频最近炸了屏:65 平的房子收拾得亮堂,水电气全通,折算下来每平才 153块。有网友调侃 “比买件羽绒服还便宜”,还有人连夜搜攻略,想复刻当年鹤岗的 “躺平神话”。
黑龙江鸡西中介发的这段视频最近炸了屏:65 平的房子收拾得亮堂,水电气全通,折算下来每平才 153块。有网友调侃 “比买件羽绒服还便宜”,还有人连夜搜攻略,想复刻当年鹤岗的 “躺平神话”。
2025年10月28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正式发布,这份指导2026-2030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,用六大战略任务勾勒出房地产行业的全新航向。告别规模化扩张的旧时代,房地产正以民生为核心,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,这些变化
这几年我刷到过无数热点话题,其中一个反复出现,而且讨论热度居高不下,那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“不买房、不结婚、不生娃”。这不是个小众现象,而是正在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。
“收入能追上物价吗?房价会不会再折腾?孩子上学、老人看病能更省心不?” 刚看到“十五五”规划正式发布的新闻,北京的上班族张姐就追着问了一串问题。2025年公布的这份规划全文里,藏着不少和老百姓日子紧密相关的“干货”,从口袋里的收入到住的房子,从就业到养老,都给
那串沉甸甸的金属疙瘩躺在我手心,冰凉的触感,却像一块烧红的炭,烫得我心脏一阵紧缩。
住建部2024年报告显示,新房交易纠纷同比上涨23%,精装变“惊装”、学位房落空、公摊争议成投诉重灾区。对普通人来说,买房是人生最大单笔消费,每一步都藏着看不见的陷阱。这份结合最新政策与真实案例的避坑指南,帮你避开90%的购房套路。
花百万买套房,却因选错楼层天天闹心?我身边有3个朋友踩坑案例证明,有些楼层不仅住着糟心,转手时还得折价10%-20%,相当于白扔几年工资。今天扒5类“隐形坑楼层”,把问题根源、后果和解决方案说透,帮你避开血泪教训。
我叫陈建军,今年三十五岁。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,我像一棵被移植过来的树,拼命扎根,努力生长,以为只要枝繁叶茂,就能为家人撑起一片荫凉。可我没想到,一场病,一阵风,就把我连根拔起,让我看清了自己在这片所谓的“家”的土壤里,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养分供给站。
“1.2亿豪宅+6000万缺口”,这串数字刚蹦出来,不少人下意识把剧情脑补成“软饭男掏空豪门千金”。可翻完流水才发现,窦骁户头里那笔购房款确实来自他自己内地公司的分红,只是分红上游的影视合同,又刚好是何超莲名下基金参投的项目。钱绕了一大圈,名义上“干干净净”,
我把筷子轻轻放下,声音不大,却像一颗炸雷在饭桌上响起。正哭哭啼啼、数落我爸不心疼他儿子的王桂芬,声音戛然而止,像被人掐住了脖子的鸡。她儿子张磊,那个比我大两岁、三十好几还游手好闲的男人,也停下了扒饭的动作,错愕地看着我。
·第五名是谁?我跟大家来讲中国第五名的排序。如果按照GDP排就是重庆,按照人口排南京,按照房价排是厦门,按照影响力排就是杭州,如果按照政治地位排是天津。也就说不管怎么排大家都不满意,所以第五名就一定会打破头的。
他那双长年干农活的手,布满了深褐色的裂纹和老茧,此刻正紧张地搓着裤腿。
广东惠州,一个漂亮的女中介在短短数月内,通过“谈恋爱”的方式,让36位男士分别为她购入房产,房产成交后销声匿迹。
“5万一套房”的噱头曾让鹤岗成为年轻人的“房产自由圣地”,可如今第一批购房者却纷纷撤离——花3万买的房,赔8000元也要急售。一边是弃房潮,另一边却有退休老人、自媒体创业者在此安居乐业。鹤岗的房子,到底是“馅饼”还是“陷阱”?
黑龙江鸡西,一套65平的二手房,水电气全通还挺干净,房主一开始喊价1.2万,有人看房后直接抹零到1万成交。
最近一两年,“房价下跌”成了绕不开的民生话题。不管是一二线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激增、价格回调,还是三四线城市新房打折促销,甚至有些曾经的热门板块,房价比最高点跌了20%以上,这让准备买房的人纠结“要不要再等等”,已经买房的人担心“资产缩水”,手里有多套房的人焦虑
但大部分人都选择在自己工作的地方或者老家的市区买房,但却有人另辟蹊径,选择去东北小城鹤岗买房定居,就算要跨越千里,放弃原来打拼的一切。
最近大家打招呼就一话题:好想辞职,想拥有个自己的温暖小家,一直赖在被窝。
这年头,买棵白菜还要货比三家,有人买171万的房子就像买菜一样随意,看了一次就交钱,还是瞒着老公买的!
岳母夹了一筷子清蒸鲈鱼,小心翼翼地剔掉鱼刺,稳稳地放在我妻子林月的碗里。